生活
7大愈食愈抑鬱的飲食習慣

1. 依賴咖啡

沒錯,咖啡可以作短暫的提神作用,但其實它會減低血清素,是一種令你感平安和放鬆的荷爾蒙。不要喝過量,而且盡量在早上喝。
2. 過多糖份
我們的身體需要糖份,葡萄糖是每日必須,但血糖過高會增加壓力皮質醇。美國人每日攝取近乎20茶匙的糖,其實一半已足夠!

3. 酒入愁腸
酒使人情緒高漲,忘記煩惱⋯⋯你以為。事實是,長久來說,酒精會減低血清素,倒更引致焦慮。
4. 炸嘢冇好
原來一切炸嘢都只會增加抑鬱、焦慮--飲食習慣如此不健康的人比其他人有高達58%的機會患上抑鬱。
5. 白麵包
白麵包總是有很多防腐劑、糖份、不健康脂肪。過多的澱份和糖份又是令你增加焦慮的原因之一。
6. 䶢也不好
焦慮總是要吃零食。但其實鹽會增加你的血壓,增加腎上腺素,無形中即是心情又緊張了。
7. 不得不吃早餐
其實,一日三餐你Skip任何一餐都不好,尤其早餐。不吃任何一餐,血糖插水式下降,又會增加不安感。而早餐則不應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,倒要吃25公克左右的蛋白質。雞蛋、乳酪、芝士也好。

還有什麼食物可減少你感焦慮?
菠菜、麥片、三文魚、黑朱古力、蘆筍、牛油果、橙、杏仁、全穀物。
立即戒掉以上令你愈食愈抑鬱的習慣吧!
文章來源:YAHOO.HK